2023年5月6日15点,京剧《伶歌三叠》发布会在上海·健图剧社正式举办,与广大戏迷及诸多媒体一起共同见证了《伶歌三叠》跨入新时代的又一次里程碑。“伶歌三叠”韩宜珈尚派京剧专场于此次发布会正式官宣,上海京剧院尚派传人韩宜珈将于6月9日-11日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7月6日-8日在北京长安大戏院,连续三晚演出尚派剧目《玉堂春》《大探二》和《汉明妃》,其中《玉堂春》和《大探二》是尚派唱功戏代表,已经很久没有在上海演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据悉,此次健图文化集团主办的“伶歌三叠”演出,是弘扬京剧文化活动的一次重要盛事,旨在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弘扬国粹精神。希望可以通过这样的演出,让人们更加了解和喜爱京剧艺术的同时,丰富大家的精神和文化生活、促进京剧产业的发展。同时,应海外其他国家的邀请,在不久的将来,健图剧社还将会将“伶歌三叠”带向世界。
发布会现场,在著名主持人何卿的介绍下,关于京剧《伶歌三叠》以及主演韩宜珈的历史娓娓道来。此次伶歌三叠的的打造是韩宜珈几十年如一日刻苦练习的呈现。要传承和再现尚派艺术的精华,必要系统地继承对骨子老戏的独特演绎。
韩宜珈是尚小云的再传弟子,宗尚派18年,她深感尚派艺术文武并重,博采众长。尚小云先生以充满爆发力的表演著称,独树一帜地以青衣应工塑造了梁红玉等巾帼英雄,其实他的唱功也好极了,曾被评价“铁嗓钢喉,穿云裂石”。载歌载舞的尚派对演员要求极高,文戏武做,武戏文唱,要既能唱出流派的神韵,又能胜任高难度的身段技巧,能做到文武双全的尚派传人在全国为数不多。
四大名旦中,尚小云最注重传承,在1930年代京剧以改良为风尚、竞排时装戏的市场环境中,他的美学立场明确,被当时的文人评价为“志趣坚决,不为潮流屈服。”
作为尚派传人,韩宜珈认为,尚派的剧目要传承,尚小云先生“志趣坚决”的艺术信念也要传承下去。她希望通过“伶歌三叠”的演出,继承尚小云表演艺术之精神,持续地从京剧旦行的经典剧目中发扬尚派表演的风骨,坚持“正工青衣”的格局,粉墨“尚”场,让尚派京剧的风华长久地存续于舞台。
健图文化首席艺术官关栋天先生向我们着重介绍了健图文化发展的传承及意义。作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京剧代表性传承人,关栋天先生一路见证《伶歌三叠》背后的京剧历史在20世纪到21世纪的波澜起伏。
京剧《伶歌三叠》是健图文化历时几年所打造的京剧品牌。健图文化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京剧文化的推广与传承,提供一个更好地平台,与更多优秀的艺术家们合作,呈现出更博采众长的艺术作品。
同时,健图文化为小朋友们提供专业的京剧教学,通过培养下一代京剧爱好者,让京剧这一瑰丽国宝得以传承。此次“伶歌三叠”的举办,诣在推广我们伟大祖国的国粹——京剧,豪华绚烂的京剧服饰、斩金断玉的外在动作、精湛敏捷的武戏与铿锵锣鼓紧密结合,美轮美奂。为了促进京剧产业在国外的发展,接下来,或健图文化将携《伶歌三叠》扬帆出海,到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巡演,争取参加爱丁堡,阿维尼翁戏剧节,将我们的国粹京剧传播到国际舞台,让国粹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发扬光大,走出中国,走向世界。《伶歌三叠》作为传承自尚小云的尚派新作,是传承的继续,也是京剧大师们不朽的创造力的延续。在民国时期异常激烈的演出市场竞争中,尚小云在演出京剧旦行常演的所谓的“官中”戏时,彰显了他的创造性表达,也由此形成了他极有辨识度的个人风格。所以,要传承和再现尚派艺术的精华,必要系统地继承他对骨子老戏的独特演绎。
京剧《伶歌三叠》的主演韩宜珈向我们介绍了本次剧目的诸多亮点与技术难点。回溯经典,汇集多部尚派经典名作的《伶歌三叠》,不仅是对大师的致敬,更是吸取新时代京剧创作的精华,让作品焕发全新的生命力。尚派青衣塑造女性角色,总是在贴合人物身份的前提下,突出女性品格的硬气。比如《玉堂春》的苏三冤屈未明,在堂上乍听自己要被用刑,她本能的心中惊怕,但不是一筹莫展的弱女子,她的应激反应带着潜藏的反抗意识,直接从跪姿跃起,再跌坐下来,演出效果火爆,这种表演节奏和另三大名旦大相径庭。不过,比起斩金断玉的外在动作,尚派演出的精髓最终仍体现在唱腔里。在发布会现场,韩宜珈演唱了京剧《伶歌三叠》的剧目选段,用现场的美学震撼,展现出京剧在21世纪仍然极具生命的舞台表现力。韩宜珈理解大部分观众对尚派武戏的偏爱,因为双阳公主是飒爽的,带着少年感的,梁红玉是快意江湖的女侠,是雌雄同体的,崇尚传承的尚派何其先锋地引领了几十年后的“大女主”风尚。她也希望越来越多的观众了解,尚派艺术的丰富体现在刚柔并济的文戏中,体现在以铮铮硬气为底色的青衣唱腔中——那些被约定俗成定义为“闺秀”的女子,她们承载着古典美学的气韵时,同样有复杂激烈的内心,她们在女性被规训的伦理秩序里,也有竭力伸张的自由意志和广阔的精神世界。
尚小云极为重视昆曲对京剧的滋养,他的“私房本戏”,即他所创作的新戏,大部分是在昆曲留存折子戏的基础上,增加头尾编写而成。他把昆曲折子戏《昭君出塞》扩充为完整的一台大戏《汉明妃》,成为尚派的特色剧目,王昭君和梁红玉、双阳公主并列为尚派青衣最深入人心的角色。遗憾的是,尚小云演绎的《汉明妃》没有留下完整的影像资料,仅有尚派后人保存的舞台演出记录本作参考。所以这部“经典中的经典”,极少见于当下的舞台,此前在上海甚至不曾有过全本尚派《汉明妃》的演出。韩宜珈通过几十年的勤学苦练,坚持不懈的向尚派名家周百穗和孙明珠学习《汉明妃》的唱段,这次为了让《汉明妃》全本重现,周百穗亲自承担剧本整理的工作。她结合1957年的老录音、演出记录本和尚派传习的记忆,最终确定了《描容》《离家》《冷宫》《金殿》《出宫门》和《出塞》这六折戏。其中前五折为京剧,最后一折《出塞》为昆曲,最大程度地保留尚小云当年演出“文舞并重,京昆同台”的特点。复排《汉明妃》,不仅是因为剧目本身珍贵的艺术价值,韩宜珈也希望尚派王昭君能打破人们对尚派、对《昭君出塞》的刻板印象。《汉明妃》独特的价值在于这个作品突出了美和意志的光辉。红颜和番的王昭君是个悲情女子,但是她有清醒的认知,也有足够的胆识说破自己被摆弄、被牺牲的真相,敢于斥责拥有权力的男人们对她的欺凌。这样一个有着复杂情感和激烈意志的姑娘,她终究是美丽的,她的愤怒和悲伤,也是美的。今天的大部分昆曲院团习惯以武旦应工《昭君出塞》,然而尚小云有一个非常重要、也极有见地的艺术判断,他认为《昭君出塞》不是武戏,昭君更不是武旦。《昭君出塞》里大量的身段技巧,不是炫技的武功,而是抒发离愁别绪的舞蹈。至于王昭君,她不是身手利落的女侠,这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闺阁女子。《出塞》一折的难点,也是最精彩的看点在于,同一个旦角的表演,既是内心悲凉的闺秀,又是昭君骑着的烈马。在表演气势凌厉的技巧时,不是把昭君演成“打女”,而是演骏马驰骋,微妙的是,马的倔强性子其实和昭君的心理状态是暗合的。同时,即便在做挥鞭、掏翎、搓步这些身段时,旦角的上半身要保持极为端正优美的姿态,尤其当昭君和马夫有对白时,要演出一个温婉清正的姑娘。韩宜珈在学习和排练的过程中,很深地体会到,尚派表演的高难度技巧和特有的美学气质,以异常丰富的层次感体现在《昭君出塞》中,一部《汉明妃》,凝聚了尚派表演艺术多元化的底气和特色。不入梨园,怎知春色如许。”韩宜珈不讳言复排《汉明妃》是迎难而上,但她决心以“伶歌三叠”为起点,有体系地搜集、整理和发掘尚派剧目,尽可能多地在舞台上再现尚派的多样剧目,拓展尚派艺术的存在感和影响力。这样的“伶歌”才构成跨越时空的回响,以今天的传承,回应尚小云当年的传承。
让经典重现于世
让传奇重回舞台
《伶歌三叠》与它背后数代人的京剧传承
即将焕发新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