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组1933年的承德避暑山庄老照片,主要拍摄的场景是避暑山庄内的普陀宗乘之庙及须弥福寿之庙的风光照片。组照片出自本组照片出自1924年8月至1944年间日本人发行的杂志《亚东印画辑》。
本组照片所在杂志的发行日期为1934年1月期和1934年3月期,1933年11-12月期也发布了两组承德的照片,所以推测本组照片拍摄时间可能都在1933年11月之前。
以下为本组照片预览: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普陀宗乘之庙之远景。
普陀宗乘之庙,又叫“小布达拉宫”,是清乾隆皇帝为了庆祝其岁60寿辰和崇庆皇太后(为乾隆生母,1693年1月1日—1777年3月2日)80寿辰而下旨仿西藏布达拉宫建设的佛教庙宇。
普陀宗乘之庙内景
普陀宗乘之庙避暑山庄北,狮子沟南侧,为外八庙最大一座,清乾隆三十二年始建,四年后的公元1771年建成。“普陀宗乘”是藏语“布达拉”的汉译,意为“观音圣地”。
普陀宗乘之庙的琉璃牌楼
是一座清式三间四柱七楼三券门红黄绿琉璃牌楼。三券门以汉白玉为边饰,牌楼上七楼,计一正楼、二次楼、二夹楼、二边楼,覆盖黄色琉璃瓦,正楼次楼用歇山,二夹楼用夹山,二边楼外侧用歇山内侧用夹山。各楼覆盖绿琉璃瓦,单翘单昂斗拱。明间正楼前额有乾隆帝御题“普门应现”四汉字和相应满文,后额为“莲界庄严”,二次间额各镶黄琉璃双龙戏珠图案。牌楼前有月台,周围砌女儿墙,正中及左右设有踏道,月台上还有石象一对。
普陀宗乘之庙内的喇嘛僧房
普陀宗乘之庙内的一处殿堂,供奉着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立者宗喀巴之像。
普陀宗乘之庙是承德外八庙中规模最大的庙宇,为清政府举行重大宗教仪式和进行政治活动的场所。普陀宗乘之庙是清王朝鼎盛时期的建筑代表作,是汉藏建筑融合再创造的成功范例,包含了极为丰富的历史、艺术、科学和社会价值。
须弥福寿庙之远景
须弥福寿之庙是乾隆皇帝为迎接六世班禅入觐朝贺乾隆帝七旬庆典而仿照班禅居所扎什伦布寺形制兴建。位于避暑山庄北面狮子沟的南坡上,普陀宗乘之庙的东面。建于清朝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
须弥福寿庙内的总持佛境牌楼
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西藏六世班禅为庆贺乾隆帝70大寿,从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启程,历经13个月长途跋涉2万余里来到承德,乾隆帝特建此庙供六世班禅庙讲经和居住,因此又称“班禅行宫”。
须弥福寿庙的正面之琉璃牌楼
为汉式三间、四柱、七楼的形制,翼角飞翘,斗拱层叠。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题刻的乾隆御题匾额“总持佛境”高挂琉璃牌坊上,它是寺庙整体建筑风格转换的标志和等级的界限。
须弥福寿庙的内景。
须弥福寿庙的生欢喜心殿。
须弥福寿庙内的琉璃佛塔。
琉璃万寿塔位于中轴线最北端,须弥福寿之庙的最高点。塔下为方形基坛的须弥座台基。塔身八角形。底部周围有木廊,廊顶上覆盖黄琉璃瓦。廊内为八角形塔心柱,柱外立有石壁,用石拱和塔心柱相连。石壁四面开拱门,门上和门侧都雕有佛像。
据悉当时六世班禅到达热河后,乾隆帝在避暑山庄为他举办了欢迎仪式,并亲到须弥福寿之庙探望六世班禅。六世班禅向乾隆帝进献礼品40件以及途中日记一册,日记中记载六世班禅在途中每到一站必祈皇帝万寿。乾隆帝将自己身披袈裟的画像赠给六世班禅,并且在须弥福寿之庙中的妙高庄严殿举办法会,请六世班禅讲经,章嘉国师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