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为错开人潮高峰期,比五一节提前两天从深圳出发,用2天时间走“英德—郴州—衡阳—岳阳”回湖北,再从“浏阳—株洲—郴州—惠州”回深圳,一路途经多个城市,查询当地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形势,还是有超越课本认知的许多体会:
自“湖北通山崇阳界开始,直至广东惠州”,途经大几百公里的山区,这些山区穿越三省,基本上是广袤的无人区,零零散散的村庄,但是相距非常远,且村庄可供耕地面积少,村庄规模小。
一些能够形成成规模的镇、县、甚至是“市”的地域,通常是同时具备两个条件"河流(提供水资源)+平原(进行足够的耕作)",拥有这两个条件方能养活基础人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繁衍,如浏阳市在崇山峻岭之中,但是依托河流与平原,构建了自身的人类族群繁衍基石。
对于途经大部分的县城、镇区而言,大部分产业为农业及基于农业的初级加工业,这些行业天然内卷,难以产生超额收益,产出物只能养活自己,自此会陷入“代代人辛苦,代代人贫穷”的死循环。
就城市治理而言,财政收入是城市发展关键,而财政收入来源于税收,也就是“能够赚钱的企业”,当企业能够“提供好的产品+有更强的生产力和生产效率”后,便具备赚取利润的基础,也能给城市带来税收和就业,那么当城市不拥有“优质企业”的困境时,想办法引入企业是个捷径,如途经的普迹镇这个小村镇,由于数家广东的药厂迁入该镇,使得该镇这两年发展势头看起来不错,新建待销售房产众多,商业呈现兴盛态势。
对于地区而言,吸引到人才,给他们足够受尊重的环境,而非“你再有钱算个屁,体制内拿再低工资的也比你们这些做生意的强”,目前来看,有类似官本位说法的城市基本都是靠“富庶地区的税收转移支付活着”。
另外一个反面例子则是惠州的某县,整体县城的面貌是“无序、混乱”,城市路灯不断地闪烁也没人管,缺乏妥善治理的城市难看得见希望。
人文旅游景点较多的地方,通常是经济发展阶段不错(或历史某一阶段富庶)的地区,同样是美丽的河流,浏阳的普迹镇就与黎溪镇区别很大,两地风景同样秀丽,但是依托粤港澳大湾区雄厚财力的黎溪度假酒店、配套较多,而普迹镇却只有短短一个竹船兜一圈(下图为普迹),另外则是同样有丹霞地貌的众多湖南县城也基本没有游客前往驻足,反而韶关的丹霞地貌游客众多,
好的运营人才也是众多旅游城市所缺乏的要素。
整体来看,地区发展在早期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地理与自然资源,随后又取决于城市治理能力,对于占据先发优势的城市,往往“后劲十足”,在未来中国人口逐步下滑的趋势里,大部分自然环境较恶劣的城市和乡村都会出现人口外迁,城市规模缩小,而具有“吸引人才、资本,具有良好治理能力”的城市及其城市圈则会是具有持续的竞争优势,在人口下行期也保持活力与繁荣,因此,从择业、创业、买房等多个维度来看,对地域都是必不可少。